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上月(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到甘肃省兰州市,前往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了解黄河治理和保护、堤坝加固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
会上习主席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9日世界20多家华文主流媒体代表团来到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百万亩生态梯田进行采访。从甘肃省会兰州市出发,驱车东行,甫进庄浪县境内,满眼绿意扑面而来。梁峁之上,林带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廊,跟随山势蜿蜒远去。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林木笼罩道路,车辆在林荫下穿行,毛色光艳的锦鸡不时从路边的草丛中飞窜而出。梯田之内,一片又一片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苹果,散发着沁脾的果香。沟谷深处,一湾湾碧水好像翡翠镶嵌在沟底,让沟谷充满生机。眼前的情景,让人心旷神怡。
曾经,庄浪县水土流失严重、光山秃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态治理,而今已是绿水青山换了新颜。
地处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流域内的庄浪县,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区面积占了九成。全县梁峁402个,沟壑2553条。新中国成立之初,梁峁沟壑间能望得见的树木零零星星。因为贫困,山上的草皮被铲回家烧饭取暖。长此以往,一道道梁峁被剃了光头,绿意鲜有,尽是苍凉。
失去了林草拦蓄,每逢降雨,千沟万壑洪水肆虐,奔涌而下。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都有1300万吨泥沙流失。有人计算,这些泥沙用一列60节车厢的货运火车运载,这列火车每趟满载3600吨泥沙,每天向庄浪县内的水洛河、葫芦河、庄浪河倾倒10次,一年之内天天如此。久而久之,这些泥沙流经渭河,最终冲入黄河。水土流失得不到治理,生态环境任由水土流失破坏。长此以往,将会危及家园。
1982年,甘肃省提出“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庄浪县抢抓机遇,乔木以油松为主,灌木以沙棘为主,采取乔木和灌木搭配的模式造林,在全县402个梁峁建成防风林带,这是县里生态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从1964年开始,庄浪干群历经34年,于1998年建成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地修平了,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梯田建设是庄浪县治理水土流失的“第二道防线”。
1992年,庄浪县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沟道里夯筑淤地坝,植树种草,全县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27.3%;构筑了保持水土的“第三道防线”。
通过构筑蓄水保土的“三道防线”,庄浪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7%,每年拦截泥沙761万吨。县里出现“水不出田,泥不下山,常年无洪流,旧貌变新颜”的可喜变化,40年没有发生重大洪水灾害。
庄浪县在堡子沟、庙龙沟等15个较大流域内累计建成淤地坝63座,坝库总库容2038万立方米,目前蓄水1200万立方米。庄浪县城乡每天用水量3万立方米。照此计算,全县城乡每年用水量1095万立方米。也就是说,县里淤地坝现有的蓄水量能满足全县城乡群众一年的用水需求。来到庙龙沟流域所属的孙渠骨干坝附近,能看到一处建成投用不久的人饮水源补水工程。工程管理人员说,每遇干旱缺水年份,就开闸补充水源。利用淤地坝的蓄水,县里建成了4处人饮补水工程。
在邵志红的苹果园里,他推上开关,铺设在果园里的塑料滴管流出源源不断的清水。他手指着不远处牛沟淤地坝说:“果园灌溉所需的水源是从那个坝里抽上来的。”邵志红就是看中牛沟淤地坝配套了提灌工程,便于梯田灌溉,才选择在牛沟淤地坝附近流转耕地460亩,经营家庭农场。目前,全县依托淤地坝水源建成提灌工程15处,发展梯田灌溉1.2万亩。
庄浪县宣传部人员在现场向世界20多家主流华文媒体采访团介绍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发展,县里精心打造出了具有庄浪特色的“六张名片”:一是宏伟壮丽的“庄浪梯田”;二是甜脆可口的“庄浪苹果”;三是口感醇香的“庄浪洋芋”;四是肉质独特的“庄浪红牛”;五是特色地道的“庄浪中药材”;六是底蕴深厚的“庄浪旅游”。
山水林田路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庄浪县坚持山水林田路共同治理,历经半个世纪,全县已建成百万亩生态梯田,终于走出了“山顶乔灌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地埂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生态治理之路。
习主席指出,“黄河宁,天下平。”地处黄河流域中间地带的庄浪县在生态治理上坚持了半个多世纪,正是习主席所说“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的具体实践。未来庄浪县会在继续搞好流域内生态治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