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风,等了整整两千多年了,和守望的烽燧一样,屹立的姿势把太阳和她带来的影子,紧紧地拥抱在怀中,这是守护者的誓言。
日出和日落的交替间,位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静静地守护着丝路和龟兹的文明。这座巍峨的汉代古军事建筑
是中国最远古的远程通讯工具之一,已历经20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
这是中国日报记者对龟兹烽燧的优美描述。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是汉唐时期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克孜尔尕哈烽燧 薛晓蛟 摄
克孜尔尕哈烽燧始建于汉宣帝年间,保存至今。唐朝为了有效的抵御突厥的侵扰,在汉代修建的烽燧基础上,又营建了部分烽燧、驿站,清末时开始废弃。烽燧主体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底向上逐渐收缩;成梯形红柳、芦苇相间的夯土建筑结构。烽燧是丝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
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重要的城邦国之一,时间跨度自西汉至元明,空间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南疆的库车、拜城、沙雅、新和、阿克苏、温宿、巴楚和轮台等县。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护府均设在龟兹,龟兹一度是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龟兹作为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其文化呈现出多元荟萃的特征,我们可以在龟兹文化中看到地中海文明、南亚次大陆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影子。
苏巴什佛寺遗址 薛晓蛟 摄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魏晋到唐时期龟兹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九世纪遭战火所焚,13-14世纪被废弃。历史上先后称雀离大寺、雀梨大寺、昭怙厘大寺等,曾出土舍利盒、陶器残片、木简、经卷等珍贵文物。遗址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建有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分为东西两佛寺。现存较完整的三座佛塔和一座佛寺遗址,该遗址是新疆境内现知最大的佛教建筑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
相传玄奘西天取经时曾路过龟兹,并在这里登坛讲经颂道两月有余。那时是这座寺院的鼎盛期,佛寺的建筑一度蔓延到铜厂河东西两岸的斜坡和高山上。每天黎明,成千上万的僧侣同时梵唱,场面蔚为壮观。
苏巴什佛寺遗址壁画
“佛塔寺院,众僧诵经;高耸烽燧,兵士思乡;石窟壁画,过往岁月;龟兹歌舞,闻名遐迩;丝绸之路,尽显辉煌!”---金浩 西非华声报主编